在四川成都,有一個在全國甚至亞洲紅得發紫的荷花池市場,被喻為個體私營經濟的“搖籃”。
家喻戶曉的成都荷花池市場是全國十大批發市場之一,經過二十多年的風雨,目前已成為西部地區規模最大,品種最多的大型綜合批發市場。多年來統計數據表明年成交額達100億元以上。這個風水寶地,走出了著名的“楊百萬”,隱形而低調的富翁。
荷花池升級換代
金荷花、大成、青龍等老市場是荷花池市場中生意最紅火的。開業5年來,營業面積達15萬平米的藍光·金荷花國際時裝城一直以百分百招商率和開攤率雄踞荷花池核心區,“一鋪難求”成為藍光·金荷花特有標簽。不過,隨著市場的發展,荷花池逐漸顯露出弊端。為應對今后消費市場的變化與發展,荷花池區域硬件設施、交通配套、商業模式等一系列變革成為必然。
與此同時,成都國際商貿城的出爐被部分荷花池商家看好,面對新市場成都國際商貿城對品牌的大力打造和扶持、對推廣宣傳的重視,還有國際化的經營理念……部分商家開始盤店鋪搬至成都國際商貿城。經過多次考察,成都荷花池市場的不少商家認為:這里更值得安營扎寨!
圖為成都國際商貿城
時隔4年
誰成為了人生的贏家?
對荷花池的老商家來說,荷花池仍是寶地,金荷花愈久彌香。荷花池在提檔升級后,在承繼原荷花池商圈20余年商業底蘊的基礎上,成為名副其實的城北商業中心,人氣和商氣將急劇上升。藍光金荷花聚合了更多國際國內知名服裝服飾品牌和更優質的消費服務,繼續成為新商圈的創新者和領跑者。
成都國際商貿城,一個新市場的誕生,按理說應該是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然而圍著商貿城走一圈,記者卻發現,多數的鋪面都關著門;管理部門貼出了按期不開門的懲罰公告,收效甚微;一些商鋪貼出免費租賃,還有招聘看守鋪面的廣告;除了靠近入口處顧客較多外,其他商鋪鮮有客人來往……
[成都荷花池市場] 成都荷花池市場
[成都國際商貿] 成都國際商貿
冷清的店面、劇增的成本
成都國際商貿城店面冷清
商貿業態不斷更新,不少商家感到,批發業生存之路越來越窄。
①首先是渠道優勢不再
國際商貿城是一個新的市場,供貨源絕大部分仍來源于荷花池批發市場,而自身卻轉向零售;
②周圍商圈的形成
據成都市商務局發布的《2011年成都零售業發展報告》,成都已形成6大商圈,眾多的大型賣場、上萬個品牌,成都國際商貿城已不能成為“時尚的風向標”;
③人氣低、經營虧損
“商貿城這邊人氣不高,一個月賣出去2件衣服都算不錯了,加上給員工工資,哪怕已經給我們商鋪免租的優惠我們也都在虧本!痹诔啥紘H商貿城經營4年服裝的王女士感嘆。
批發市場需提檔升級!
成都國際商貿城市場蕭條
以成都荷花池部分搬遷至成都國際商貿城為例,有業內人士指出:想要在市場上尋求發展,不是尋找新的市場,而是需要對自身進行提檔升級。
①生鋪需要培育
生鋪需要有市場培育期,不僅風險高,而且周期長,投入使用短期內不能盈利。相較而言,成熟商圈的街鋪就很占優勢。
②市場業態的調整
在保留原有批發功能的同時,應對產品品牌引入、商場主題打造等方面下足功夫,給消費者帶來品質感的消費體驗。
③建立倉儲中心
在三環外建倉儲中心,將市中心的批發商城變成商品展示、體驗、訂貨窗口,提高零售比例。
成都荷花池市場的經歷告訴我們,批發市場的改變是一個挑戰!不僅在成都,我們重慶的朝天門市場也是一樣,如今,朝天門市場也面臨著提檔升級,浙商朝天門中心的強勢入駐,在商場布局、業態調整、品牌培育等方面都將成為朝天門市場的代言者,與老商家共建繁華朝天門。